招生院系及專業
|
采礦工程(普本)
一、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業創新精神和能力,掌握采礦工程學科必備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金屬礦山開發、生產、建設、管理技術應用能力,具備初步規劃礦山工程項目和數字化礦山建設能力,能在礦山生產一線從事采礦工藝設計、生產技術指導、生產和設備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 二、主要課程描述
《露天采礦技術》:專業核心課程,使學生具備露天采礦技術應用能力,初步具備規劃設計露天礦山工程項目能力。 《地下采礦技術》:專業核心課程,培養學生具有從事地下礦設計和生產技術管理的能力。 《工程爆破》:專業核心課程,使學生具備工程爆破技術設計與施工能力,初步具備控制爆破技術的設計、施工以及解決現場相關問題的能力。 《數字礦山技術》:專業核心課程,使學生初步具備使用DIMINE數字軟件進行礦山設計的能力。 《井巷施工技術》:專業核心課程,使學生初步具備地下井巷的設計方法及施工技術的能力。 《通風工程技術》:專業核心課程,使學生初步具備從事通風與安全相關的科研、設計和管理的工作能力。 《工程機械》:專業核心課程,使學生具備使用和管理礦山主要機械設備的能力。 《礦山運輸》:專業核心課程,使學生具備汽車運輸、鐵路運輸線路設計和設備選型能力,具備豎井和斜井提升系統的主要設備選型計算能力。 《巖石力學》:專業基礎課程,使學生系統的掌握巖石、巖體的基本概念及其測定原理與方法和應力的分布特征,為礦山企業安全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地質學》:專業基礎課程,使學生初步具備分析和解決礦山地質問題的能力。 三、主要就業方向和領域
畢業生可在金屬礦山企業主要科室與車間從事采礦工藝設計、生產和設備技術管理、工程爆破技術設計與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礦山設計研究院、專業爆破公司、國土資源部門、路橋工程、巖土工程、城市地下工程等單位從事設計與施工管理等工作。 中國黃金集團金山金礦 四、專業概況
我校采礦工程專業創建于1948年,是以礦業工程為主,集爆破、巖土、環保、礦業經濟為一體的多學科、寬口徑工程專業。目前擁有省級虛擬仿真實驗室、爆破實驗室、巖石力學實驗室等7個實驗分室、12個實踐教育基地和1個地質館。本專業以技術應用為核心,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密切結合,重點為冶金礦山企業培養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 本鋼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簽約儀式
蘭州有色設計院沈陽分院教學實習基地揭牌儀式 五、辦學特色
采礦工程專業人才以培養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為定位,以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理論與實踐課程體系,以職業綜合素質為保證,注重學生采礦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與綜合設計能力的培養。 現場教學(采礦工藝)
現場教學(采掘進度計劃) 六、師資隊伍
采礦工程教研室現有專任教師12人,專職實驗教師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10人,有實踐經驗的雙師雙能型教師4人,高級爆破工程技術人員4人。外聘教師(企業工程技術人員)12人。目前已建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雙師型師資團隊。 七、辦學條件
目前擁有省級虛擬仿真實驗室、爆破實驗室、巖石力學實驗室等7個實驗分室、12個實踐教育基地和1個地質館。 通風工程實驗室--通風實驗管道 數字礦山實驗室--黃金-湖北三鑫金礦三維數字設計 礦山模擬生產實訓實驗室—地下礦虛擬輔助教學平臺 工程爆破檢測儀器室--各種型號起爆器和爆破測振儀 工程爆破檢測儀器室--各種型號爆破參數測試儀 地質實驗室--求積儀 地質實驗室-- X射線分析儀 地下開采模型室---地下礦井仿真模擬系統 采礦模型實驗室--電鏟模型 八、創新創業教育
我專業以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為依托,把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引進課堂,積極為學生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培養大學生創新設計意識、綜合設計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工程實踐的訓練。 2014年至今,我專業學生成功申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3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項,省級項目8項,校級項目14項;在全國高等學校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中累計獲得國家級一等獎五項,二等獎十六項,三等獎三十一項。 第五屆采礦工程實踐作品大賽一等獎作品 第六屆采礦工程實踐作品大賽一等獎作品 九、人才需求和就業前景
采礦業本身是工業的龍頭行業,承擔為工業企業提供能源及動力的重任,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地位重要。中國“入世”后,經濟體制改革,該專業的發展趨勢呈現出既有困難又有機遇的趨勢?,F在采礦工程專業人才的相對缺少,國家對該行業的重視,將會使采礦工程專業在一段時間的低潮出現反彈,這個趨勢是不可避免的。 本鋼歪頭山礦實習 赴遼寧瀚石集團實習 |
版權所有:遼寧科技學院 地址:遼寧省本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香槐路176號 郵編:117004
遼ICP備05022358 遼公網安備 21059002000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