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院系及專業
|
冶金工程(普本)
一、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人文社科素養、職業道德和國際視野,系統掌握冶金工程專業基礎知識和工程實踐應用方法,能夠在冶金生產與管理、冶金產品質量檢測與開發、冶金資源綜合利用與環保、冶金工程設計與實施等領域,從事冶金原輔材料生產與應用、設備運行與維護、生產技術開發與工藝設計、生產組織與管理、優質高附加值冶金產品制造、工程規劃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畢業后在社會與專業領域預期能夠達到下列目標: 1. 具有從事冶金生產、技術管理、產品開發、工程設計所需的數學與自然科學、冶金基礎理論知識,計算機及外語應用能力。 2. 具有綜合運用理論和技術手段設計系統和過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追求創新的態度和意識,以適應冶金工程領域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3. 能夠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具有撰寫科技論文和技術報告的能力;熟知冶金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及相應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具有終身學習能力。 4. 具有良好的人文社科素養和職業道德,能夠在工程實踐中遵守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 5. 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能力,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表達能力。 6. 能夠了解冶金過程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注重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具有良好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和服務意識,應對危機與突發事件的初步能力。
二、主要課程
普通化學、金屬學、冶金物理化學、冶金傳輸原理及反應工程、鋼鐵冶金學、爐外處理、連續鑄鋼、有色金屬冶金學、鐵合金冶金學。 三、主要就業方向和領域
畢業生可在鋼鐵冶金、有色冶金領域可從事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工程設計、技術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在材料、化工、環境、機械工程等領域可從事與冶金學科相關的技術開發與技術改造工作;在鋼鐵冶金、有色冶金生產企業可從事生產組織、技術經濟、質量管理、環境安全、經營銷售等方面的工作;在冶金研究、設計院所可從事科研開發、工廠設計、工藝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在高等院??蓮氖乱苯饘嶒灲虒W工作;在高等職業技術學??蓮氖乱苯鸾虒W工作。 1、從事行業: 畢業后主要在機械、儀器、新能源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機械、設備、重工 ?。?)儀器儀表、工業自動化 ?。?)新能源 ?。?)環保 ?。?)石油、化工、礦產、地質?。?)采掘業、冶煉 ?。?)建筑、建材、工程 ?。?)原材料加工 2、從事崗位: 畢業后主要從事研發、工藝、銷售師等工作,大致如下: ?。?)研發工程師 ?。?)工藝工程師 ?。?)安全評價師 ?。?)材料工程師 ?。?)銷售工程師 ?。?)自動化工程師 ?。?)冶金工程師
四、專業概況
冶金工程專業前身為奉天省立本溪國民高等學校于1948年設立的采冶科,解放后,冶金專業于1949年開始招生;該專業(大專)在1999年被國家教育部授予為高工專示范性專業。1958年至1964年舉辦過本科煉鋼專業;1978年至1982年為原鞍山鋼院培養鋼鐵冶金本科生,經教育部同意我院于2004年開辦冶金工程本科專業。2011年冶金工程專業獲批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3年獲批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8年完成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進??疾楣ぷ?。專業所屬鋼鐵冶金學科于2008年被批準為省級重點培育學科。2012年起,與東北大學聯合培養冶金領域工程碩士。 本專業現有專業教師2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4人,占教師總數的56%;具有高級職稱的16人,占教師總數的64%。建設省級教學團隊1個。教師中,省教學名師2人;省優秀教師2人;獲寶鋼優秀教師獎4人;省專業帶頭人2人;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1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計劃百層次1人、千層次2人;省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 專業現有冶金工藝仿真虛擬仿真系統(省級教學示范中心)、掃描電鏡、金相教學平臺、燒結機系統、高溫電阻爐、化合物高溫軟熔滴落測定系統和化學成分分析儀等教學、科研設備,為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提供了充分保障。 近年來,本專業積極籌備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依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用標準和材料類專業補充標準,分別從學生、培養目標、畢業要求、持續改進、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和支撐條件等方面開展專業建設。根據地區冶金行業人才需求,與行業代表共同修訂具有應用型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畢業要求、共同建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構建質量評價體系。在充分的行業調研的基礎上,明確了冶金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及支撐培養目標的12條畢業要求。畢業要求的核心是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冶金工程問題的能力。將解決復雜冶金工程問題所需能力分解到畢業要求的32個指標點中。從理論知識到基本技能、到綜合技能、再到實際問題解決的訓練,按照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進行課程體系設置。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學科基礎課,培養學生掌握解決復雜冶金工程問題所需的基礎知識;專業必修課,培養學生掌握解決復雜冶金工程問題必備的專業知識;專業選修課,延伸專業知識外延,培養學生拓展專業能力;實踐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復雜冶金工程問題的能力。另外設置8學分的創新創業學分,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實現了專業技術教育與工程素質教育有機結合、夯實專業基礎與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課內教學與課外教育有機結合、學校專業教育與生產一線工藝工程師培養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生產緊密結合的教育方式,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成果為導向”“持續改進”的冶金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本專業已通過工程教育認證專家組進??疾?,評價良好。 五、辦學特色
冶金工程專業自辦學以來緊密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堅持立德樹人,依托產業學院建設,完善協同育人機制;以新工科建設內涵改造升級傳統專業,逐步構建了“通識教育、學科專業基礎課、專業能力、實踐教學”四位一體、層次分明、比例協調的課程體系。以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核心,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產出為導向、持續改進的人才培養體系,充分體現了培養“高素質工程技術應用人才”教育的特色。 目前有包括國家級大學生教育實踐基地在內的實踐基地6個,建成了專業產業學院,設置了企業為主學校為輔的雙向考核評價機制,體現了以行業需求為根本的人才培養特色。 為適應新時代國家鋼鐵企業國際化發展戰略需求,使學生具備主動適應國際國家冶金行業發展變化的能力,建設了以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教師組成的國際化教學教研組,成立了Outlook材料冶金看世界協會,以協會活動促進學生發展和能力培養,以多方面、多形式的創新創業教育作為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
六、師資隊伍
以打造新工科背景下的應用型師資隊伍為建設目標,對專業教師提出終身學習的要求。通過人才引進、分類培養等,建設出一支知識面廣、與產業保持密切合作關系、具備工程教育理念及教學能力、綜合素質高的師資隊伍。 專業現有專業教師25人,涵蓋鋼鐵冶金、有色金屬冶金、材料加工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物理化學、冶金化學技術等領域。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4人,占教師總數的56%;具有高級職稱的16人,占教師總數的64%;有企業經歷的教師11人,占教師總數的44%;100%專業教師定期完成企業實踐或為企業提供過技術服務。建設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課2門。教師中,省教學名師2人;省優秀教師2人;獲寶鋼優秀教師獎4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計劃百層次1人、千層次2人。 另外,依托產業學院,從企業聘請兼職教師,將企業的技術問題帶入實踐教學和畢業設計,做到真題真做。
七、辦學條件
1、專業建設經費投入 近三年,學校年均向冶金工程專業投入220余萬元,用于專業團隊建設、實踐條件建設等,與蔡司公司共建全球第一個金相互動實驗教學平臺,購置了燒結杯系統等實踐教學設備以及X射線衍射儀等大型科研設備,本溪低品位非伴生鐵礦優化應用實驗室于2017年被省科技廳評為省重點實驗室。 2、質量保證體系 基于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健全了主要教學環節質量標準,建立了以成果為導向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包括教學資源保障系統、教學質量監控系統、教學過程保障系統等。通過對專業課程教學、實驗教學、工程實踐、畢業設計等主要教學環節的過程管理、質量評價和效果反饋,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設置了查重和盲審環節,提高了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實現畢業要求的達成,促進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學生培養質量逐年提高,考研率由2015年的6.8%提升至2018年的33%,就業學生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3、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機制 學校成立了校、院兩級的教學督導機構,從制度建設到監督執行,建立了較完善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機制,通過任課教師自評、校院兩級聽課、學生評教等多種方式對教學質量、課程教學目標達成情況進行評價。各項評價結果通過《督導簡報》、校院兩級教學工作會議等形式反饋給任課教師用于課堂教學的持續改進。 4、應用型人才培養 為培養冶金專業應用型人才,早在1992年原煉鋼及鐵合金專業就與本溪鋼鐵(集團)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了產學合作教育委員會,施產學合作教育,聯合建設的兩個實踐教育基地分別于2015年和2017年被評為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培養了大量高質量的冶金類專業人才,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八、創新創業教育
近年來,冶金工程專業為了響應國家和學校關于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參加各級別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近三年來,取得“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省級項目11項,國家級項目3項;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國家二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國家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全國大學生冶金科技競賽三等獎4項;全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省級1等獎1項等優秀成績;
九、人才需求和就業前景
我國的冶金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中國的鋼鐵產量是世界第一,許多有色金屬產量也是第一,所以需要的人才量也是很大的,冶金工程專業有著非常廣闊的就業前景。中國僅有五六十所高校開設冶金工程專業,每年培養的專業人才僅3000-5000人左右,非常有限,而市場需求量又特別大。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市場對冶金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是實際該專業畢業生人數的數倍。如此大的市場需求也為該專業的學子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前景。 由于冶金工程專業培養的學生基礎寬厚、理論扎實、技能全面,同時,又具備冶金和金屬材料加工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加之,冶金行業屬于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柱產業之一,因而,畢業生擇業面寬,適應能力強。畢業生可以到冶金、化工、材料、環境保護及其相關行業的生產、科研和管理部門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程設計、技術開發、新型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制和開發等工作,也可以到高等院校和高等職業學校從事專業教學工作。祖國蓬勃的建設事業需要冶金工程方面大量的專業人才,眾多的鋼鐵冶金,有色金屬冶金企業等都是學子們一展身手的好地方。 |
版權所有:遼寧科技學院 地址:遼寧省本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香槐路176號 郵編:117004
遼ICP備05022358 遼公網安備 21059002000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