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院系及專業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普本)
一、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立足遼寧、依托行業、面向全國、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金屬材料塑性成形及控制的基本理論、金屬材料塑性成形工藝的制定、金屬材料組織性能和生產過程控制等方面的知識和應用能力,并具有創新創業精神,能在材料、冶金等行業從事生產過程的組織與控制、科學研究、工藝設計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主要課程
工程制圖: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較系統地掌握繪制和閱讀工程圖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制圖技能、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分析能力,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工程力學: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工程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建模能力及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 機械設計基礎: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能較系統地掌握常用機構和通用機械零件的基本知識、設計理論和設計方法;具有運用標準、規范、手冊、圖冊和查閱有關設計資料的能力、初步具備設計機械傳動裝置和簡單機械的能力。 電工與電子技術: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了解電工與電子技術的基本應用;掌握電工技術、電子技術的基礎知識;掌握簡單電路的構成和分析方法;熟悉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的構成、區別和不同的分析方法,為從事本專業有關的工程技術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礎。 金屬學與熱處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金屬材料的成分、組織結構與性能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相變規律,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在今后工作中合理選擇、使用金屬材料打下必要的基礎,使學生具有改進材料性能、研究新產品、新工藝的初步能力。 軋制原理:本課程主要研究軋制過程的基本理論,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掌握軋制過程的規律及實質,并能應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中的問題。 軋制工藝學Ⅰ(型材生產):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型鋼生產的基本工藝,并具備進行型鋼孔型設計的初步能力。 軋制工藝學Ⅱ(板帶材生產):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板帶鋼各種生產工藝、輥型設計和軋制制度的設計。 軋制工藝學Ⅲ(管材生產):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鋼管生產的各種生產工藝、具有初步設計鋼管生產用工具的能力。 軋制過程自動化: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軋制生產過程中各方面應用的計算機控制技術,從工藝的角度運用計算機知識,培養學生把工藝控制與計算機控制結合起來的基本能力。 三、主要就業方向和領域
學生畢業后可以在全國材料、冶金等行業從事金屬塑性成形領域生產過程的組織與控制、科學研究、工藝設計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 四、專業概況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辦學歷史悠久,其前身為創建于1989年的中專軋鋼專業,1995年升格為大專,更名為材料工程技術專業,2012年經教育部同意開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專業。截至2019年7月,共有軋鋼專業中專、??飘厴I生1600多人,本科畢業生130多人。畢業生的去向面向全國各大冶金企業,從事生產、科研、銷售和管理工作。
五、辦學特色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采用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應用技術為主線,突出金屬材料軋制成型領域的工藝設計能力、工藝實踐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有能力承擔工程師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六、師資隊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1人,校外兼職教師5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4人,具有碩士學位者7人;專任教師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6人。校外兼職教師5人中,教授級高工3人,高級工程師2人。本專業已形成了一支年齡、職稱、學歷、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這支隊伍具有良好的教學素質與敬業精神,有嚴謹治學、積極進取的優良傳統,又有勇于奉獻的職業道德水準,精力充沛,工作熱情高,教學和科研能力較強。 七、辦學條件
本專業實驗室隸屬于“材料與冶金工程實驗中心”,是遼寧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目前,本專業可進行實驗教學的大型設備有四輥冷軋機、二輥熱軋機、掃描電鏡、掃描電子顯微鏡、全自動金相圖像分析系統、X射線衍射儀、電子金相顯微鏡、電液伺服萬能材料試驗機、全自動低溫擺錘式沖擊試驗機、箱式電阻爐和軋鋼仿真實訓設備等260多臺套,總價值1450萬元以上,可滿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專業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的需要。
八、創新創業教育
本專業積極鼓勵引導學生參加各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自2014年以來,本專業學生共參加國家級創項目1項,省級大創項目5項,校級大創項目18項;在校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等學科競賽獲獎如下: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其它省級、校級學科競賽獲獎多項。學生撰寫科技論文40多篇。
九、人才需求和就業前景
材控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在就業市場上供不應求,每年都有多家大型冶金企業到我校招聘本專業畢業生,每年就業率達到100%,本專業每年考研率達到20%以上。 |
版權所有:遼寧科技學院 地址:遼寧省本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香槐路176號 郵編:117004
遼ICP備05022358 遼公網安備 21059002000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