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院系及專業
|
會計學(普本)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具備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和誠信品質,具有創業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掌握會計、管理、經濟、法律和計算機應用的知識,熟悉國際會計及審計慣例,具備會計核算、成本核算、納稅申報、財務決策、內部控制、戰略規劃等方面能力,能在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機構從事會計管理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主干課程
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會計職業道德等。 三、師資情況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8人,其中博士5人,碩士11人。教授2人,副教授6人。教師第一學歷畢業于211、985院校占比85%,專任教師教學經驗較為豐富,承擔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11項,省級教改和教研課題18項??蒲心芰^強,承擔省級科研課題40項,主編教材27部,發表論文70多篇,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專利4項,專著5部。 四、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后可到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大型金融機構、企業集團、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等從事會計、財務、審計、財務大數據分析等相關工作。 五、專業特色
2016年會計專業被確定為學校轉型試點專業,在培養目標上轉向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大會計”人才,設計了集理論知識學習、實踐能力培養為一體的教與學實施方案,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能力要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學歷證書與執(職)業證書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以培養學生財務會計能力的必修課程模塊和商務數據分析、管理會計、稅務會計及國際業務拓展四個選修模塊為課程體系架構,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改革專業課程教學,納入注冊會計師、稅務師、CMA和CIMA等執(職)業證書所要求的知識內容,構建適應當下和未來會計人才要求的教學內容體系,使學生達到“懂業務、會技術”的目標。 六、實驗室建設
本專業目前建有基礎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ERP沙盤模擬實驗室、會計綜合實驗室、會計電算化實驗室、企業運營實驗中心、教育部圓通工作制(財經模塊)實驗室。配備電子沙盤和物理沙盤、用友財務軟件、金蝶軟件、VBSE財務會計綜合模擬實驗系統、多媒體會計模擬實驗室教學系統、稅收申報教學軟件、企業全景仿真實訓平臺系統、體驗工作能力訓練等軟件平臺,能夠滿足專業課程的教學需要。
企業運營綜合實驗中心 會計手工實訓室 會計模擬綜合實驗室 教育部圓通財經實驗室 七、校際合作
2021年與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專業(國家一流專業)達成協議,交流最新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設置和課程建設情況,選拔本校會計專業學生參加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專業的“互聯網+會計”特訓夏令營活動。在師資培訓、產學研一體項目、“互聯網+會計”教育產品開發、教材編著與出版等方面進行合作。
八、校企合作
我校會計學專業與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保集團、沈陽躍客有限公司、遼寧永道會計師事務所、遼寧金諾豐會計師事務所等企業共建學生會計/財務實習基地;2021年又與北京知鏈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區塊鏈會計應用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基地;與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共建智能財務(財務機器人)實踐教學基地。 2020年與正保集團和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為教育“1+X”證書試點單位,進行財務共享服務、財務數字化應用和業財一體信息化三個證書的試點工作。 學生參加2020財務共享服務證書考試 正保助學計劃簽約
九、國際合作
2018年通過了CGMA課程認證,與國際注冊專業會計師公會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2021年與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達成正式合作伙伴關系,甄選符合條件的學生進入CIMA項目進行學習。根據合同,雙方在招收、鑒定、選擇、批準和錄取候選考生、為學員組織培訓課程(面授/在線教學)、溝通和提供相關服務方面進行合作。遼寧科技學院的學生考取CIMA職業資格證書可以獲得8門課程的免試資格。 張妍,會計學專業2021屆畢業生,2020商業精英國際挑戰賽華北賽區優勝獎,考入武漢科技大學2021級研究生。 十、近五年畢業生去向
立信、大華、大信、瑞華等全國排名前十的會計師事務所;中鐵、國稅局、中國銀行、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
北京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實習 |
版權所有:遼寧科技學院 地址:遼寧省本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香槐路176號 郵編:117004
遼ICP備05022358 遼公網安備 21059002000101號